首页 > 精选问答 >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

2025-05-16 18:02:42

问题描述: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6 18:02:4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其中,“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一典故便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宽容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时期,主人公是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他家位于安徽桐城,家族在当地有着显赫的地位。有一天,张英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信中提到,他的家人与邻居因为宅基地的边界问题发生了争执,双方各不相让,甚至闹到了官府那里。这封信让张英感到十分为难,因为他深知官府介入家庭纠纷并非好事,只会加剧矛盾。于是,他提笔给家人回了一封信,信中只写了四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短短四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劝导家人以宽广的胸怀对待邻里之间的矛盾,不必过于执着于一己之利。张英的意思是说,即使你争得了三尺之地,又能如何呢?人生短暂,何必为了区区一块土地而伤了和气?更何况,像万里长城这样宏伟的建筑,最终也不过是一堆泥土和砖石罢了,而那些建造长城的人早已化作尘土,被岁月遗忘。

家人读到这封信后深受触动,决定主动退让三尺。邻居看到张家的态度,也被感动了,也愿意退让三尺。就这样,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小巷,成为了邻里和睦相处的象征。这条小巷后来被称为“六尺巷”,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宽容待人、和谐相处的典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但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学会换位思考,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就能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纷争。正如张英所言,“让他三尺又何妨”,这种宽容的态度不仅能够增进人际关系,还能让我们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邻里关系的故事,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学会放下,学会包容,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待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加从容,更加幸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