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是什么意思】“姑息”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对错误、问题或不良行为采取宽容、放任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它多用于批评那些明知不对却选择不加以纠正的行为。下面我们将从定义、用法、近义词与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1. 基本含义:
“姑息”指的是对错误、缺点或不当行为采取宽容、放任的态度,不加以纠正或惩罚,往往带有纵容的意味。
2.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某些人对错误行为的容忍,如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对员工的违规行为等,强调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纠正,而不是一味迁就。
3. 语义特点:
“姑息”通常带有负面色彩,表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容易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
4. 常见搭配:
- 姑息养奸(指对坏人坏事不加制止,反而助长其气焰)
- 姑息纵容(对错误行为不加纠正)
5.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纵容、放任、迁就
- 反义词:严惩、纠正、惩戒、严厉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中文名称 | 姑息 | 
| 英文翻译 | indulge in; condone; tolerate | 
| 基本含义 | 对错误、缺点或不良行为采取宽容、放任态度,不加以纠正或惩罚 | 
| 使用场景 | 批评对错误行为的容忍,如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对员工的违规行为等 | 
| 语义色彩 | 负面,表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 
| 常见搭配 | 姑息养奸、姑息纵容 | 
| 近义词 | 纵容、放任、迁就 | 
| 反义词 | 严惩、纠正、惩戒、严厉 | 
三、结语
“姑息”一词虽然字面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较强的批评意味。在教育、管理、法律等领域,适当的严格和及时的纠正往往比一味姑息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避免因“姑息”而酿成更大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