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中雁飞高单于全诗读音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中雁飞高单于全诗读音,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30 22:24:44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两句广为流传。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描绘了边塞战场上的肃杀与将士们的英勇。

在朗读这首诗时,正确的发音对于理解诗意和感受韵律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逐字逐句地解析这首诗的读音:

原诗:

> 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一、逐字读音解析

1. 月(yuè)

第四声,表示“月亮”,在这里描绘的是夜晚的黑暗。

2. 黑(hēi)

第一声,表示“黑色”,形容夜色浓重。

3. 雁(yàn)

第四声,指“大雁”,常用来象征远行或思乡。

4. 飞(fēi)

第一声,表示“飞翔”。

5. 高(gāo)

第一声,表示“高处”,描绘大雁飞得很高。

6. 单(chán)

第二声,这里“单于”是一个古代匈奴的首领称号,读作“chán yú”。

7. 于(yú)

第二声,与“单”合为“单于”,是古时对匈奴首领的称呼。

8. 夜(yè)

第四声,表示“夜晚”。

9. 遁(dùn)

第四声,意思是“逃跑”或“逃窜”。

10. 逃(táo)

第二声,表示“逃跑”。

二、整句朗读节奏与语气

- “月黑雁飞高”:语速稍缓,语气略带沉静,描绘出夜色深沉、大雁高飞的画面。

- “单于夜遁逃”:语气加重,表现出敌军在黑夜中仓皇撤退的情景。

三、诗意理解

这两句诗虽然简短,却生动地描绘了一场战斗后的场景。在一个月色昏暗、乌云密布的夜晚,大雁高飞,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之兆;而敌方的首领“单于”则在夜里偷偷逃跑,显示出战败的狼狈。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

四、读音小贴士

- “单于”中的“单”不要误读为“dān”,这是常见的发音错误。

- 注意“遁”字的发音为“dùn”,不是“dùn”以外的其他读音。

五、结语

《出塞》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爱国情怀的作品。通过正确朗读其读音,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诗意,也能感受到古诗的韵律之美。

如果你正在学习古诗,不妨多听几遍标准发音,尝试自己朗诵,这样有助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