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意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需要两人合抱的大树,也是从一寸长的小苗开始生长的;高耸入云的楼台,也是从一堆泥土堆砌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也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这句话强调了事物的发展都是从小处开始积累的,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最初微小的努力。它鼓励人们要有耐心、有恒心,脚踏实地地去做每一件事,不要轻视微小的力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寓意深远,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起点往往非常微小,但正是这些微小的积累最终导致了巨大的成果。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自然界的生长过程,也适用于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它提醒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实现的。
表格展示:
词语/短语 | 含义解释 | 引申意义 |
合抱之木 | 需要两个人才能抱住的大树 | 象征巨大成果或成就 |
生于毫末 | 从极小的幼苗开始 | 强调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 |
毫末 | 极小的枝芽或种子 | 象征微小的起点或努力 |
九层之台 | 高耸入云的楼台 | 象征宏伟的目标或理想 |
千里之行 | 很远的路程 | 象征长远的目标或计划 |
延伸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可以用来激励人们在学习、创业、健身、写作等方面坚持不懈。比如,一个作家写出一部畅销书,可能源于他每天坚持写几百字;一个运动员成为冠军,可能始于每天的训练积累。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无数个微小的努力在支撑。
因此,面对困难时,不必急于求成,只要持续努力,终将有所收获。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启示,也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