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肃然起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情感态度,也反映了语言文化中对礼仪和品德的重视。
一、
“肃然起敬”字面意思是“严肃地感到敬重”,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某种庄严、高尚或令人钦佩的人或事物时,内心自然产生的一种敬畏与敬重的情绪。这个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强调的是内心的真诚与庄重。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对英雄人物、杰出人才、道德楷模或重大事件的反应。例如,在观看一场感人的演讲后,人们可能会“肃然起敬”。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词语 | 肃然起敬 |
拼音 | sù rán qǐ jìng |
含义 | 形容因受到感动或尊敬而肃然起敬,表示一种由衷的敬意和敬畏之情。 |
出处 | 《汉书·王莽传》:“于是群臣奏曰:‘……陛下至德,天下归心,故能肃然起敬。’”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人或事的尊重和敬仰。 |
近义词 | 恭敬、肃穆、敬仰、肃然 |
反义词 | 轻视、不屑、漠然、轻慢 |
例句 | 在听到他讲述那段英勇事迹后,大家都不禁肃然起敬。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文学作品、演讲、纪念活动等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肃然起敬”虽然表达得体,但因其较为书面化,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如果希望语气更口语化,可以选择“很佩服”“非常敬佩”等表达方式。
总之,“肃然起敬”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尊重、敬意和道德的高度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