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许多名句流传千古,其中“微斯人,吾谁与归?”便是其中之一。这句出自宋代范仲淹所著的《岳阳楼记》,是文章中的经典之笔,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品味的佳句。
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人生信条,他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更寄托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当提到“微斯人,吾谁与归?”时,范仲淹实际上是在感慨,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人能像古仁人一样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呢?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相伴,自己又该归向何处?
这句话表面上看似孤独无奈,实则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使命感。范仲淹希望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而努力。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
从文学角度来看,“微斯人,吾谁与归?”采用了反问的形式,增强了语气的力量,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强烈情感。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汉语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简练的文字传达出丰富的内涵,让人回味无穷。
总之,“微斯人,吾谁与归?”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问话,它承载了范仲淹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于人类共同价值的思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句话都将继续启迪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