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逼人的意思】“咄咄逼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或行为非常强势、具有压迫感,让人感到难以应对。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语言上的攻击性,也可以用于行为或态度上的强势表现。
以下是对“咄咄逼人”的详细解释和相关总结: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咄咄逼人 |
拼音 | duō duō bī rén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汝何故作此咄咄逼人之态?” |
释义 | 形容人说话或行动非常强势,使人感到被压迫或难以承受。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言辞或行为具有攻击性和压迫感。 |
近义词 | 强势、咄咄怪事(有时也含贬义)、气势汹汹 |
反义词 | 温和、谦逊、退让、委婉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职场中:上司对下属说话过于严厉,甚至带有指责意味,可以说“他今天咄咄逼人,让人很难受。”
- 家庭中: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语气强硬,孩子觉得被压制,可以说“妈妈今天有点咄咄逼人。”
- 社交场合:某人在讨论中不断打断别人发言,态度强硬,别人可能会说“他真是咄咄逼人。”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虽然“咄咄逼人”可以形容强势的态度,但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给人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2. 区分褒贬:该词多为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中性使用,如“他的观点咄咄逼人,很有说服力”,这里可能带有一点赞赏的意味。
3. 注意搭配:通常搭配“态度”、“言语”、“行为”等词语使用,不能单独作为名词使用。
四、总结
“咄咄逼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表达或行为上表现出的强势与压迫感。它既可以是批评性的,也可以在特定语境下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