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是什么?】在金融和会计领域,"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常用于描述企业持有的某些股权类资产。这类资产虽然具有一定的权益属性,但并不以短期交易为目的,也不具备活跃的市场交易价格。下面将从定义、特点、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定义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是指企业持有的一种权益类金融资产,其主要目的是长期持有而非短期买卖。这类资产通常不具有活跃市场报价,不能随意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被归类为“非交易性”。
二、主要特点
特点 | 说明 |
长期持有 | 通常用于战略投资或控股,不以短期套利为目的 |
无活跃市场 | 不在公开市场上市交易,流动性差 |
报价不透明 | 缺乏公允价值计量依据,难以确定市场价格 |
会计处理特殊 | 可能按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不按公允价值计量 |
三、与交易性权益工具的区别
项目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 | 交易性权益工具 |
持有目的 | 长期持有,战略投资 | 短期买卖,获取差价收益 |
市场交易 | 不活跃,流动性低 | 活跃,可随时交易 |
计量方式 | 成本法或权益法 | 公允价值计量 |
会计分类 | 通常列为“长期股权投资” | 列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
四、会计处理方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交易性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成本法: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后续不调整。
2. 权益法: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变动调整投资账面价值。
如果企业选择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需满足特定条件,并在报表中单独列示。
五、适用场景
- 企业对子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的股权投资
- 非上市公司股份
- 转让受限的股权
- 战略合作中的股权安排
六、总结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是企业在长期投资中常见的一种资产类型,其核心特征在于非交易性和长期持有。与交易性权益工具相比,它更注重企业的战略发展和稳定收益,而不是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利润。在会计处理上,也体现出不同的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
关键点 | 内容 |
定义 | 长期持有、非活跃交易的权益类资产 |
特点 | 流动性差、无活跃市场、不以交易为目的 |
处理方式 | 成本法或权益法,可能按公允价值计量 |
应用范围 | 子公司、联营公司、战略投资等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会计准则或实际案例,建议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