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及泰来是什么意思】“否及泰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在经历困难、不利的局面后,最终迎来顺利和好转的阶段。这个成语源自《易经》中的“否”与“泰”卦象,象征着从困境到顺境的转变。
一、
“否及泰来”出自《周易·否卦》与《泰卦》。“否”代表闭塞、不顺,“泰”代表通达、顺利。因此,“否及泰来”字面意思是“由否转泰”,即从不好的状态转变为好的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生、事业、社会等在经历挫折之后,迎来了转机和希望。
它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说明逆境是暂时的,好运终将到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词鼓励自己或他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心,坚持到底。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否 | 不顺、闭塞 | 《周易·否卦》 | 表示困境 | 逆境、困顿 | 顺境、通畅 |
泰 | 通达、顺利 | 《周易·泰卦》 | 表示顺利 | 顺境、吉祥 | 困难、阻塞 |
否及泰来 | 由否转泰,从困境走向顺利 | 《周易》 | 多用于形容转机、希望 | 否极泰来、柳暗花明 | 屡遭挫折、困顿不已 |
三、实际应用举例
1. 人生方面:一个人创业失败后,经过努力终于取得成功,可以说“否及泰来”。
2. 事业方面:公司经历了市场低迷期,后来逐渐恢复并盈利,可以用“否及泰来”来形容。
3. 社会现象:一个地区曾遭受自然灾害,但经过重建后又恢复了生机,也可以用此成语表达。
四、注意事项
- “否及泰来”虽然常用于正面语境,但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
- 它更偏向于一种哲理性的表达,适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在口语中,可以简化为“否极泰来”,但两者含义基本一致。
总之,“否及泰来”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因为转机往往就在坚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