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是一首描写早春时节自然景色的古诗,作者为唐代诗人杨巨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城东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全诗如下: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一、内容理解
第一句“诗家清景在新春”,点明了主题,说明诗人认为最美的景色是在春天。这里的“诗家”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独特的情感。
第二句“绿柳才黄半未匀”,描绘的是早春时柳树刚刚发芽,嫩绿的新叶还未完全展开,呈现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景象。
第三、四句“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则是通过对比手法,指出如果等到繁花似锦的盛春时节,街上便会挤满赏花的人。这既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期待,也暗含了一种对早春宁静之美的珍惜。
二、艺术特色
1. 语言清新自然:全诗用词简洁,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2. 对比手法突出主题:通过“早春”与“盛春”的对比,突出了早春的独特美感。
3.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题目:诗中“绿柳才黄半未匀”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描写了早春时节柳树刚发新芽,嫩绿的叶子尚未完全展开,呈现出一种柔和、朦胧的景象。
2. 题目:诗人为什么说“诗家清景在新春”?
答:因为诗人认为春天是最适合吟诗作画的季节,早春的景色清新、纯净,最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3. 题目:诗中“若待上林花似锦”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这是对盛春景象的想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早春景色的珍贵与独特。
4. 题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和生活情趣的欣赏。
四、总结
《城东早春》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不仅展现了早春的美丽风光,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