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带鸣成语有哪些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带鸣成语有哪些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21:03:22

带鸣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鸣”字常用于成语中,表示声音、表达或显示的意思。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表现、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鸣”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

一、常见“带鸣”成语总结

成语 含义解释
鸣金收兵 战斗中发出信号停止战斗,比喻做事适可而止。
鸣鼓而攻 指众人一起指责或攻击某人,多用于批评或谴责。
鸣冤叫屈 表示遭受不公正待遇,大声诉说委屈。
鸣锣开道 原指官员出行时敲锣开路,现多用于比喻声势浩大或做铺垫。
鸣凤在竹 比喻贤才隐居或有德之人被埋没。
鸣珂锵玉 形容车马行进的声音,也比喻高官显贵的排场。
鸣钟击鼓 指喧闹、热闹的场面,也用于形容声势浩大。
鸣驺呵道 指官员出行时前呼后拥的仪仗队伍。
鸣鼓而息 比喻事情结束或停止。
鸣犬吠日 比喻小人物或无足轻重的人对权威的不满或抗议。

二、成语使用场景举例

1. 鸣金收兵: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发现投入产出比过低,选择“鸣金收兵”,退出竞争。

2. 鸣鼓而攻:面对腐败行为,公众纷纷“鸣鼓而攻”,要求严惩。

3. 鸣冤叫屈:他一直“鸣冤叫屈”,希望得到公平对待。

4. 鸣凤在竹:古代文人常用“鸣凤在竹”来比喻有才华却未被重用的人。

5. 鸣珂锵玉:古代贵族出行时,车马“鸣珂锵玉”,显得威风凛凛。

三、结语

“鸣”字在成语中的运用丰富多样,既有历史典故,也有现实意义。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