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什么意思】“好高骛远”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过高、不切实际,脱离了现实基础。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提醒人们在设定目标时要脚踏实地,避免空想和幻想。
一、成语解释
出处:出自《宋史·朱熹传》:“然其学本于程颐,务为高远,而疏于实践。”
释义:
- 好高:喜欢追求高远的目标。
- 骛远:追逐远方的虚幻事物。
- 整体意思:指人一味追求高远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忽视眼前的基础和现实条件。
近义词:不切实际、好大喜功、不务正业
反义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务实进取
二、使用场景与常见用法
场景 | 使用方式 | 示例 |
批评他人 | 表达对某人目标过高的不满 | 他总是好高骛远,从不考虑实际情况。 |
自我反思 | 警示自己不要脱离实际 | 我以前太好高骛远,现在才明白踏实的重要性。 |
教育场合 | 教导学生要有实际目标 | 家长常告诫孩子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小事做起。 |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好高骛远”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批评用语,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务实”精神的重视。古代士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同时也注重“知行合一”。若只追求理想而不顾现实,往往会导致失败或空谈。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好高骛远 |
含义 | 追求高远而不切实际的目标 |
出处 | 《宋史·朱熹传》 |
用法 | 贬义,用于批评或自我反省 |
近义词 | 不切实际、好大喜功 |
反义词 |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
文化意义 | 强调务实、注重现实基础 |
总之,“好高骛远”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立足现实,才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