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心服口服】“心服口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非常信服,不仅在表面上认可,而且内心也完全认同。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由衷的佩服和认可,而不是表面的敷衍或勉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心服口服 |
拼音 | xīn fú kǒu fú |
含义 | 心里完全信服,口中也表示同意;形容真正服气、心甘情愿地接受某种观点或决定。 |
出处 | 《水浒传》中多次出现类似表达,后被广泛使用于现代汉语中。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表示对他人观点、行为或能力的高度认可。 |
近义词 | 心悦诚服、五体投地、佩服得五体投地 |
反义词 | 咬牙切齿、心不服口也不服、不服气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的方案逻辑清晰,大家都心服口服。 |
学习场合 | 老师讲解得非常透彻,学生们都心服口服。 |
日常生活 | 他这次的表现让大家心服口服,不再质疑他的能力。 |
体育比赛 | 选手表现出色,观众们心服口服地鼓掌。 |
三、词语辨析
“心服口服”与“口服心服”虽然字序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都是指内心和口头都认同。不过“心服口服”更为常见和规范,而“口服心服”则较少使用。
此外,“心服口服”与“心悦诚服”也有相似之处,但“心悦诚服”更强调内心的愉悦和真诚,语气更温和一些。
四、总结
“心服口服”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同和信服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生活等。它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展现了说话者的谦逊和理性。在日常交流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通过表格的形式,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该词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范围,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