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伺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伺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1 22:21:17

伺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伺”是一个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可以表示多种意思。以下是对“伺”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伺”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等待、等候: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场合下等待某人或某事发生。例如:“伺其不备”即“等待他不防备的时候”。

2. 伺候、侍奉:指对上级或长辈的服侍,常用于官职或身份较低的人对地位较高者的恭敬行为。如:“仆从伺候”即“仆人服侍”。

3. 探查、窥视:表示暗中观察、打探情况,带有隐蔽性。如:“伺其动静”即“暗中观察他的动向”。

4. 伺机而动:表示等待时机,准备行动。这个用法多用于军事或策略层面。

5. 伺候(音sì):在某些方言或古文中,“伺”也读作“sì”,意为“侍奉、服侍”,与“伺候”同义。

这些含义在不同文献、诗词、典籍中均有体现,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二、表格总结

拼音 含义 释义说明 例句/出处
等待、等候 在特定时间或情境下等待 《左传》:“伺其不备。”
伺候、侍奉 对上级或长辈的服侍 《史记》:“仆从伺候。”
探查、窥视 暗中观察、打探 《三国志》:“伺其动静。”
伺机而动 等待时机,准备行动 《孙子兵法》:“伺机而动。”
伺候(方言) 与“伺”同义,多用于口语或地方用语 《红楼梦》:“奴婢伺候老爷。”

三、结语

“伺”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字,主要围绕“等待”、“服侍”、“探查”等核心概念展开。在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其具体含义。了解“伺”的不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与诗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