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的雌黄指的是什么】“信口雌黄”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随意编造、胡说八道。这个成语中的“雌黄”并非指女性,而是指一种古代用于修改文字的矿物颜料。下面将对“信口雌黄”的含义及其来源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析
成语:信口雌黄
拼音:xìn kǒu cí huáng
释义: 指人说话没有根据,随口乱说,甚至故意歪曲事实,毫无顾忌地撒谎或胡说八道。
出处: 出自《晋书·王衍传》:“王衍(字夷甫)好谈玄理,每以‘无’为宗,谓‘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言虚诞,故世号‘口中雌黄’。”
典故: 古代文人用“雌黄”来修改书写错误,因此“信口雌黄”引申为随意更改事实,即“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二、雌黄的含义与用途
1. 雌黄是什么?
“雌黄”是一种天然矿物,颜色呈橙黄色,古人常用它来涂抹在纸张上,以便于修改文字。因为其颜色鲜艳,容易覆盖原字,所以被用来“涂改”文字。
2. 雌黄与“信口雌黄”的关系
“信口雌黄”最早是指在书写时随意修改文字,后来引申为说话不负责任、任意篡改事实的行为。因此,“雌黄”在这里象征着“随意改动”,而非字面意义的“女性”。
三、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信口雌黄 |
| 拼音 | xìn kǒu cí huáng |
| 含义 | 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随意编造、胡说八道 |
| 来源 | 出自《晋书·王衍传》,原指用雌黄修改文字 |
| 雌黄解释 | 是一种矿物颜料,古人用于修改文字 |
| 引申义 | “信口雌黄”比喻随意篡改事实、胡说八道 |
| 典故背景 | 王衍好谈玄理,言论虚诞,被称作“口中雌黄” |
四、结语
“信口雌黄”这一成语,虽然表面上看是关于“雌黄”的,但其实更多强调的是说话的态度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信口雌黄”,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语言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