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指示灯安装规范】在建筑安全设计中,疏散指示灯是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序撤离的重要设施。为了确保疏散指示灯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国家及行业对疏散指示灯的安装有明确的规范要求。以下是对《疏散指示灯安装规范》的总结与整理。
一、安装规范要点总结
1. 安装位置
疏散指示灯应设置在通道、楼梯间、出口等关键位置,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被看到。通常安装在墙面或天花板上,高度一般为1.5米至2米之间。
2. 标识清晰
指示灯应标明“安全出口”、“方向”等信息,使用国家标准图形符号,颜色以绿色为主,箭头指向安全出口。
3. 电源要求
疏散指示灯应具备双电源供电系统,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如蓄电池),保证持续工作时间不少于90分钟。
4. 灯具类型选择
根据场所性质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如应急照明型、集中控制型等,确保其符合消防相关标准。
5. 安装间距
在走廊、通道等区域,疏散指示灯的间距不应超过20米,确保视线范围内始终能看到指示标志。
6.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功能测试,并定期检查灯具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二、安装规范对照表
| 序号 | 规范项目 | 具体要求 |
| 1 | 安装位置 | 设置在通道、楼梯间、出口等关键位置,高度1.5m~2m |
| 2 | 标识内容 | 明确标注“安全出口”、“方向”等信息,使用国家标准图形符号 |
| 3 | 颜色与亮度 | 绿色为主,亮度适中,确保夜间可见度 |
| 4 | 电源系统 | 双电源供电,主电源断电后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持续工作≥90分钟 |
| 5 | 灯具类型 | 根据场所选择应急照明型、集中控制型等,符合GB 17945等相关标准 |
| 6 | 安装间距 | 走廊、通道等区域间距≤20米,确保连续可视 |
| 7 | 功能测试 | 安装后必须进行通电测试,确保指示灯正常工作 |
| 8 | 维护周期 | 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发现故障及时更换或维修 |
三、注意事项
- 安装前应熟悉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确保符合当地消防部门要求。
- 疏散指示灯应与其他消防设施协同配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疏散系统。
- 对于特殊场所(如医院、学校、商场等),应根据实际环境调整安装方案。
通过严格执行疏散指示灯的安装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