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政策性住房包括哪些】在我国,政策性住房是政府为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而推出的一类住房,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和限制条件。政策性住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它们在供应对象、建设方式、价格标准等方面各有不同。
一、政策性住房的主要类型
1. 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一种保障性住房,价格低于市场价,但需满足一定的购买条件,如家庭收入、户籍等。这类住房通常由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产权归个人所有,但受限于转让和上市交易的限制。
2. 限价房(限房价商品房)
限价房是指政府对房价进行限制的商品房,旨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类住房虽然属于商品房,但售价受到政府指导价的约束,主要面向有一定支付能力但又买不起高价房的家庭。
3. 公租房(公共租赁住房)
公租房是政府提供的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租赁型住房,租金较低,申请条件严格,一般不鼓励转租或出售。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中无房或住房困难家庭的短期居住问题。
4. 共有产权房
共有产权房是由政府和购房者共同持有产权的住房,购房者只需购买部分产权,剩余部分由政府持有。这种住房形式既降低了购房门槛,也保证了政府对住房资源的调控权。
5. 棚改安置房
棚改安置房是在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为被拆迁居民提供的安置住房。这类住房通常以成本价或优惠价出售,用于保障被拆迁群众的基本居住权益。
6. 人才公寓
部分城市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推出专门的人才公寓,提供低价或免费的住房,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配套措施。
二、不同类型政策性住房对比表
| 类型 | 供应对象 | 是否可购买 | 是否可转让 | 租金/售价 | 特点说明 |
| 经济适用房 | 中低收入家庭 | 是 | 否 | 低于市场价 | 产权明确,但限制交易 |
| 限价房 | 有一定支付能力家庭 | 是 | 可有限转让 | 政府指导价 | 商品房性质,价格受控 |
| 公租房 | 低收入家庭 | 否 | 否 | 低租金 | 租赁为主,无产权 |
| 共有产权房 | 中等收入家庭 | 是 | 可有限转让 | 部分产权 | 政府与个人共担产权 |
| 棚改安置房 | 被拆迁居民 | 是 | 否 | 成本价或优惠价 | 用于安置,限制再售 |
| 人才公寓 | 高层次人才 | 否 | 否 | 低租金或免费 | 服务于人才引进政策 |
三、总结
我国的政策性住房体系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住房形式,旨在通过不同的制度安排,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从经济适用房到公租房,再到共有产权房和人才公寓,每种住房都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和管理规则。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未来政策性住房的种类和覆盖面有望进一步扩大,以更好地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