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计税依据是含税还是不含税印花税暂行条例是什么】在日常税务处理中,企业或个人在签订合同、账簿等时,常会遇到关于“印花税计税依据是否含税”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印花税计税依据是含税还是不含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其相关实施细则,印花税的计税依据通常为合同金额(或凭证金额)的不含税金额,即按照合同或凭证上注明的金额计算,不包括增值税或其他税费。
但在实际操作中,若合同中明确列明了“价税合计”金额,且未单独标明不含税金额,部分地方税务机关可能会要求按“价税合计”作为计税依据,具体执行可能因地区而异。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建议明确合同金额是否含税,以避免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税务风险。
二、《印花税暂行条例》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是1988年颁布实施的一项税收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各种应税凭证的贴花行为,对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等应税项目征收印花税。
该条例自2022年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取代,但其部分内容仍具有参考价值。
三、总结与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印花税计税依据 | 一般为合同或凭证上的“不含税金额”,但部分地区可能按“价税合计”计算 |
| 《印花税暂行条例》 | 1988年颁布,2022年被《印花税法》替代,仍具参考意义 |
| 常见应税凭证 | 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 |
| 税率 | 根据凭证类型不同,税率从0.05‰到0.5%不等 |
| 计税方式 | 按合同金额或凭证金额计算,不包含增值税等税费 |
四、注意事项
1. 合同金额需明确:在签订合同时,尽量明确标注“不含税金额”和“税额”,避免歧义。
2. 地方政策差异:不同地区对“含税”与“不含税”的认定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税务局。
3. 新旧法规衔接:自2022年起,《印花税法》正式施行,建议关注最新政策动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印花税的具体税目、税率及申报流程,可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或咨询专业税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