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情况。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对现金流的影响。为了正确编制现金流量表,掌握其编制公式至关重要。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收到的税费返还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支付的各项税费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投资支付的现金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借款收到的现金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计算公式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以上五个公式构成了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核心内容。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会计政策,合理选择相关科目进行填列,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以保证整张表格的逻辑一致性。此外,在编制过程中,应遵循谨慎性原则,避免高估或低估现金流量,从而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