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照明设计标准规范是什么】在现代建筑中,应急照明系统是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设施。为了确保应急照明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国家和行业制定了相关的设计标准与规范。以下是对“应急照明设计标准规范是什么”的总结与整理。
一、主要标准规范
| 标准名称 | 颁布单位 | 实施时间 | 主要内容 |
| 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 中国住建部 | 2013年 | 规定了各类建筑的照明设计要求,包括应急照明的照度、持续时间等基本指标 |
| GB 50034-2018《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中国住建部 | 2018年 | 对应急照明系统的供电方式、灯具布置、控制逻辑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
| GB 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 国家标准委 | 2010年 | 明确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性能要求、安装方式及测试方法 |
| 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中国住建部 | 2008年 | 涉及应急照明系统的电源配置、线路敷设、设备选型等内容 |
| 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修订版) | 中国住建部 | 2023年 | 更新了部分应急照明技术参数,强化了节能与智能化管理要求 |
二、应急照明设计的核心要点
1. 照度要求
应急照明的照度应满足人员疏散和基本操作的需要,通常不低于0.5 lx,关键区域如楼梯间、通道、出口处需达到1 lx以上。
2. 持续时间
应急照明的持续供电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重要场所(如医院、地铁站)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至90分钟或更长。
3. 电源配置
应采用双路供电或自带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具,确保主电源失效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4. 控制方式
应急照明系统应具备自动启动功能,在主电源断电后立即启用,同时支持手动控制和远程监控。
5. 灯具布置
灯具应均匀分布于疏散通道、出入口、楼梯间等关键位置,避免盲区。
6. 标识清晰
应急照明应配合疏散指示标志使用,确保标识清晰可见,方向明确。
三、适用范围
应急照明设计标准适用于以下场所:
- 商业建筑(商场、写字楼)
- 公共建筑(学校、医院、车站)
- 工业建筑(工厂、仓库)
- 住宅建筑(高层住宅、公寓)
- 地下空间(地下车库、地铁站)
四、设计流程简述
1. 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类型、使用功能确定应急照明等级。
2. 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布置方式和电源配置。
3. 系统选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应急照明产品。
4. 施工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线、安装和调试。
5. 验收检测:通过专业机构检测,确保系统符合规范要求。
五、结语
应急照明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能,也直接影响到人员的生命安全。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合理设计和安装应急照明系统,是提升建筑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环节。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符合现行标准,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