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穷年穷年的意思】“兀兀穷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长期专心致志、勤奋刻苦地工作或学习。这个词语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原文为:“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意思是夜以继日地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
虽然“兀兀穷年”本身是一个成语,但有些人在使用时可能会误写为“兀兀穷年穷年”,这其实是重复了“穷年”一词,属于笔误或误解。下面我们将从字面意义、出处、用法和常见错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1. 字面含义
“兀兀”意为专心、专注;“穷年”意为终年、整年。合起来表示一个人终年专注于某事,不辞辛劳,持续不断。
2. 出处
出自唐代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用来形容学者勤勉苦读的精神。
3. 引申义
现在多用来形容一个人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带有褒义色彩。
4. 常见误用
有人误将“兀兀穷年”写作“兀兀穷年穷年”,这是重复了“穷年”,应避免。
5. 适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学术研究、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等需要长期投入的领域。
二、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兀兀穷年 |
| 字面含义 | 专心致志,终年不懈 |
| 出处 |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 引申义 | 形容长期勤奋努力、专注做事 |
| 常见误用 | 误写为“兀兀穷年穷年”,重复“穷年” |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书面语,如文章、报告、评语中,形容人的毅力与精神 |
| 褒贬色彩 | 褒义,表达对勤奋、执着精神的赞美 |
三、结语
“兀兀穷年”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持之以恒精神的推崇。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其正确写法,避免误用。同时,在写作或表达中恰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