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的形态特征】益母草(学名:Leonurus japonicus),又称茺蔚、坤草,是唇形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也常被用作中药材。益母草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正确识别和利用该植物。
一、
益母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四棱形,表面有细毛。叶片对生,呈羽状复叶,边缘有锯齿。花小而密集,呈淡紫色或白色,多生于叶腋处。果实为小坚果,成熟后呈褐色。整体植株高度一般在30~100厘米之间,生长环境以湿润、向阳的草地或田边为主。
益母草的形态特征在不同生长阶段略有变化,尤其在开花和结果期表现更为明显。其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是典型的耐旱植物之一。
二、形态特征表
| 特征项目 | 描述 |
| 植物类型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
| 茎 | 直立,四棱形,表面有细毛,高度30~100厘米 |
| 叶 | 对生,羽状复叶,叶片边缘有锯齿,表面有细毛 |
| 花 | 小而密集,花冠呈淡紫色或白色,花序为轮伞花序,生于叶腋 |
| 果实 | 小坚果,成熟后呈褐色,具4棱 |
| 根 | 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根系较浅 |
| 生长环境 | 多见于湿润、向阳的草地、田边、路旁等 |
| 生长季节 | 春季至秋季,夏季开花,秋季结实 |
通过以上形态特征的描述与表格对比,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益母草的外观特点。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环境,能更准确地进行识别和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