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性差异是什么】在会计与税务处理中,企业经常面临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分为两类: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其中,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费用确认时间的不同所引起的,这种差异会在未来期间通过纳税调整而消除。
一、暂时性差异的定义
暂时性差异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根据会计准则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税务上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这种差异不是永久性的,而是会在未来某个时期内随着资产的使用或负债的清偿而逐步转回。
二、暂时性差异的分类
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可分为以下两类:
| 类型 | 定义 | 举例 |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低于其计税基础,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增加 |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与税法不同,导致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 |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导致未来期间可抵扣的税额增加 | 预提费用在会计上已确认,但税法未允许扣除 |
三、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1. 递延税项的确认
企业需要根据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税资产或递延税负债,以反映未来税务影响。
2. 财务报表披露
在资产负债表中,递延税项目需单独列示,并在附注中详细说明差异的性质和金额。
3. 影响净利润与应交税费
暂时性差异会导致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不一致,从而影响企业的实际缴税金额和财务表现。
四、总结
暂时性差异是会计与税法之间因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具有可逆转性。它影响企业的递延税项,进而影响财务报表中的税项披露和净利润计算。理解暂时性差异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进行税务规划和财务分析。
注意:本文内容基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基本原理编写,旨在提供基础知识与实用信息,适用于企业财务人员及学习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