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middot 郑风 middot 子衿》全文】一、
《子衿》是《诗经·郑风》中的一篇抒情诗,主要描写了一位女子对心上人(“子衿”)的思念与等待。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青年男女之间纯真而深沉的爱情。
诗中以“青青子衿”起兴,引出对恋人的牵挂;接着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表达对方未有音信的焦虑;随后描绘了女子在城楼上徘徊等待的情景,表现出她内心的孤独与期盼;最后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收尾,强化了思念之深切。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经》“赋、比、兴”的艺术特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爱情的执着与美好向往。
二、原文及注释表
句子 | 原文 | 注释 |
第一句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子衿”指男子的衣领,代指恋人。“悠悠”形容思绪绵长,表达思念之情。 |
第二句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即使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给我一点消息吗?表现女子的不满与期待。 |
第三句 |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 “子佩”指男子佩戴的玉饰,进一步点明所思之人。 |
第四句 |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即使我没有去,难道你就不会来吗?进一步强调女子的失落与疑问。 |
第五句 |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形容女子在城楼上徘徊,表达孤独与等待。 |
第六句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一天没见,就像过了三个月一样漫长,突出思念之深。 |
三、艺术特点
1. 情感真挚:全诗感情细腻,真实地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
2. 意象生动:通过“子衿”、“子佩”等具体物品,引发联想,增强画面感。
3. 结构紧凑:全诗共六句,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
4. 语言质朴:用词简单自然,符合《诗经》“风”类诗歌的特点。
四、结语
《子衿》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诗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它至今仍能引起读者共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