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架脚手架连墙件规范是什么】在建筑施工中,外架脚手架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设施。其中,连墙件作为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的关键连接部件,起着稳定脚手架结构、防止倾覆和滑移的作用。因此,对连墙件的设置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以下是关于“外架脚手架连墙件规范”的总结内容,结合现行标准和常见做法整理而成:
一、基本定义
连墙件是指将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如墙体、柱子等)连接起来的构件,用于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因风力或施工荷载导致脚手架失稳或倒塌。
二、规范依据
目前我国主要依据以下规范进行连墙件的设计与安装:
| 规范名称 | 编号 | 适用范围 |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JGJ130-2011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
|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JGJ128-2010 | 门式脚手架 |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JGJ80-2016 |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
三、连墙件设置要求
| 项目 | 具体要求 |
| 设置位置 | 连墙件应尽量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
| 设置间距 | 横向间距一般不大于两跨(约4m),竖向间距不大于两步(约3.6m)。 |
| 材料要求 | 应采用刚性连墙件,如钢管、预埋件等,不得使用柔性材料(如钢丝)。 |
| 连接方式 | 可采用焊接、螺栓固定或预埋件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
| 构造要求 | 连墙件应能承受拉力和压力,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
| 检查与维护 |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连墙件是否松动、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 |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问题类型 | 原因分析 | 处理方法 |
| 连墙件松动 | 安装不牢固或受外力影响 | 重新紧固或加固连接点 |
| 连墙件脱落 | 材料老化或未按规范设置 | 更换合格材料并按规范重新安装 |
| 连墙件失效 | 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当 | 重新设计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
五、结语
外架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是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和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合理选择材料,规范安装流程,并加强日常检查与维护,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注: 以上内容为根据现行规范和实际施工经验整理,具体实施时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