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雁飞高”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古诗,但它并不是完整的一句诗,而是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中的一句。原句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句诗描绘的是边塞战事紧张、将士们警惕戒备的情景。
《塞下曲》是卢纶所作的一组边塞诗之一,内容多描写边疆将士的英勇与艰苦生活。其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一句尤为经典,形象地表现了在一个月色昏暗、大雁高飞的夜晚,敌军首领(单于)趁夜逃跑的场景。诗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边防将士的警觉。
需要注意的是,“月黑雁飞高”单独作为一句并不完整,它必须结合后面的“单于夜遁逃”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境和意思。因此,在引用或使用这句话时,最好能够完整地呈现原句,以避免误解或断章取义。
此外,由于网络上存在大量对古诗词的误传和改编,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月黑雁飞高”是一句独立的诗句。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正确的出处应为《塞下曲》,作者为卢纶,而非其他诗人。
总的来说,“月黑雁飞高”虽然简短,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古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魅力,也能避免在引用时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