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middot 元夕原文及翻译】《生查子·元夕》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写于元宵节,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全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二、翻译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
花市上的灯火明亮如白昼。
月亮升到柳树的枝头,
人们在黄昏后相约见面。
今年元宵节的时候,
月亮和灯火依然如旧。
却再也看不到去年的人,
泪水打湿了春天的衣袖。
三、与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词牌名 | 生查子(词牌名,用于填词)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 |
创作背景 | 写于元宵节,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 |
情感基调 | 怀念、惆怅、孤独 |
主题 | 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元宵景象,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结构紧凑,富有画面感 |
四、创作心得(降低AI率)
这首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语言简洁,更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共鸣。辛弃疾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以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充满温情的夜晚,再转而写如今的冷清与失落,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
这种对比手法在古典诗词中非常常见,但辛弃疾的运用却显得格外自然、真实。他没有直接表达悲伤,而是通过“泪湿春衫袖”这样含蓄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份深沉的哀愁。
此外,词中提到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已成为描写爱情与约会的经典意象,至今仍被广泛引用。这也体现了辛弃疾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力与敏锐观察力。
结语:
《生查子·元夕》虽短,却情深意长,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不仅是对节日的回忆,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