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原文】《正月十五夜》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景象的诗作。全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元宵佳节灯火辉煌、人潮涌动的热闹场景,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繁华。
一、原文内容
> 正月十五夜
> 张祜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 潜来珠翠合,暗度玉钗回。
> 香散梅枝雪,灯飘柳浪灰。
> 独出前门望,遥闻鼓角催。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灯会、游人、花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热闹而浪漫的节日氛围。诗中“火树银花”形容灯火璀璨,“星桥铁索”则描绘了横跨河面的彩桥和铁索桥上的装饰。“潜来珠翠合”写的是人们悄悄聚集,衣着华丽;“暗度玉钗回”则暗示女子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后两句则转为静谧,描绘了独自出门赏灯的人,耳边传来鼓角声,象征着节日的结束。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正月十五夜 |
作者 | 张祜(唐代) |
体裁 | 七言律诗 |
节日背景 | 元宵节(正月十五) |
主题 | 描绘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与节日氛围 |
关键意象 | 火树银花、星桥铁索、珠翠、玉钗、梅枝雪、柳浪灰 |
情感基调 | 喜庆、热闹、浪漫 |
结尾意境 | 由热闹转向宁静,带有淡淡的离别之意 |
四、结语
《正月十五夜》作为一首描写传统节日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唐代元宵节的盛况,也体现了诗人对节日氛围的细腻捕捉。诗中既有视觉上的绚烂,也有听觉上的动静结合,是一篇兼具艺术性与文化价值的作品。